关灯
护眼
      26变数

  宇文化及有许多缺点,诸如做什么事都是一时兴起,当初要杀掉三弟宇文士及,被二弟宇文智及一劝便不杀了。明升暗降的夺掉司马德戡的军权,被宇文智及一劝又恢复司马德戡的军权了。

  再比如情商低,不懂得怎么管理士兵,竟然让士兵披甲而行,用空下来的车装载金银和美女。

  但他唯一的优点就是做事行动迅速,不拖沓,当他得知司马德戡要杀他的消息后,立马以打猎的名义集齐军队来到司马德戡的大营前,要求司马德戡出来迎接,宇文化及当然没有骗他,确实是出来打猎的,不过这个猎物是司马德戡。

  司马德戡的历史评价并不好,《隋书》里面列传第五十是宇文化及(宇文智及),司马德戡,裴虔通四人一起列传的,四人都是杀害杨广的主要凶手,很明显,这算是奸臣传。

  我想,这有点冤枉司马德戡了,他不曾做过什么坏事,当初杨广暴政,手下士兵不断潜逃,他被逼得没办法了,一个手握重兵的将领想了半天想出的办法居然是当有别人逃跑时就一起跟着跑,不曾有过伤害杨广的念头。

  后来宇文化及两兄弟掺和进来后,就没有他这个逃跑发起人什么事了。后来杀掉沈光,是因为他还没有看清楚宇文化及的本质。再后来他想要杀掉宇文化及,并不是因为被夺了军权,而是宇文化及比杨广更加残暴,士兵们不堪重负,他可能既有替天行道,又有赎罪的意思吧,可惜一个好人生错了时代。

  宇文化及在处理了司马德戡后继续西行,来到了山东曹县,这是孟海公的地盘,孟海公不禁在心中庆幸自己当初的选择是正确的,同时他非常尊重和赞同宇文化及一行人西行回家的想法,并劝他们提前动身,因为他发现了宇文化及所率领军队的一个致命问题,得赶紧把这十万人马打发掉,不然自己这三万人迟早得被宇文化及灭掉。

  是什么致命的问题呢?宇文化及在离开孟海公之后也发现了这个问题,粮食不够了,他们在江都杀杨广,除了想要回家外,还有一个原因是江都断粮了,不得不反,他们一路走来将沿途的粮食都收刮了个干净,这里是别人的地盘,粮食早被当地的政权收走了,

  现在又是兵荒马乱的,抢来的粮食更是入不敷出。如果还在孟海公的地盘上,可以抢孟海公的粮食,但现在已经走出去这么远了,再折回去的话得不偿失。但很快,他们又有了新的选择,李密的黎阳仓。

  就这样,李密终于和宇文化及遇到了一起。但是,洛阳城出事了,对于李密来说,这是一个好坏参半的事,如果处理的好了,他就可以一步登天,控制洛阳,号令半个天下。但是万一处理不好,他将会身败名裂,多年的辛苦积累毁于一旦。

  事情要从一个人的苦恼讲起,这个人的名字叫元文都。当初杨广下江都前,将隋帝国的两个中心长安和洛阳交给了两个孙子留守,也就是长安的代王杨侑,洛阳的越王杨侗。但鉴于这两个人的年纪太小,所以杨广留下了几个辅政大臣,杨侑那边是卫文升,阴世师和骨仪。

  杨侗这边则是三文二武五大臣,三个文官分别是太府元文都,检校民部尚书韦津,尚书右司郎卢楚,这三人以元文都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