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39偃师城

  王世充既非神机妙算的诸葛亮,又非料事如神的刘伯温,为了这次北邙山大战他已经耗尽了心力,自然就没有什么奇思妙计去处处设伏阻击李密了。

  自从一次奇袭打败李密之后,他开始转变作战策略,变的稳扎稳打起来,至于西逃的李密,他也懂得穷寇勿追的道理,而且,他也希望李密向西逃去,因为在那边,有他安插在李密身边的一个钉子。

  既然选择稳扎稳打,那么偃师城理所应当的成为了王世充接下来的目标。

  我们曾在之前有意无意的提到过李密失败的原因,其中有一条是,他始终没有将这些用粮食收拢起来的流民转化为强有力的战斗力。

  李密在短短的六年时间将仅仅一万人的打造成了一个多达三十万的洛口政权,看起来辉煌无比,但就像一个虚幻的泡沫一样,只能在阴暗潮湿的地方吸收养分不断变大,一旦拿到了太阳底下被太阳一晒,就“嘭”的一声破碎了。

  他也一直没有解决自己的政权合法性问题,他的三十万人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只能被人们称为强盗匪徒,好不容易和元文都达成协议可以入主长安了,却被突然蹦出来的王世充再次宣布为非法组织,手下将领和士兵没有奋斗的方向。

  更重要的,也就是前面提到的,他的三十万人大多数是粮食是吸引来的,士兵们只是来找口吃的,对他的政权并没有多大的归属感,所以在他打胜仗的时候,身边呼啦啦的来了一堆人,一旦他战争失利,这些人又呼啦啦的跑了,正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所以在李密北邙山失败后,他走到哪儿,哪儿就背叛他投降王世充,毕竟只是为了一口吃的,至于为了你李密把这条命也搭进去吗?

  之所以要说以上这么多是因为,王世充在偃师城根本没有受到像样的抵抗就占领了这座城池,李密那个撤销单雄信前锋营的昏招昏的第二点在于,单雄信在偃师城根本没有组织任何抵抗就投降了王世充。

  镇守偃师城的长官是李密的秘书长郑颋,“颋”是个生僻字,发音跟“挺”类似,他也倒是对得起自己的名字,挺住了,坚持防守偃师城,但是他的部下挺不住啊,半夜的时候翻出城墙投降了王世充,并且给王世充送了一份小礼包:帮王世充打开了偃师城的城门。

  为什么说是小礼包呢?因为王世充进了偃师城后发现,老天给自己送了个惊天大礼包,他不由地庆幸当初没有继续追击李密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是什么样的大礼包能让王世充高兴成这样呢?这个大礼包又可分为三份。第一份礼包是他的亲人,当初王世充受命北上剿灭洛口的李密时,把家人留在了江都。

  后来宇文化及政变后,知道想要北上必须经过王世充的防区,就贴心的把王世充的哥哥王世伟和儿子王玄应,王玄恕也带上了,到时候如果王世充好说话,他就做一件好事,当然,如果王世充不识相的话,他也不介意做一件“好事”。

  可惜天不遂人愿,宇文化及还没看见王世充就被李密打了个半残,不仅粮食没抢到,而且自己部队也损失了大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