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二天一早,林婉君拿上从昨天得到的赏赐中选出一些糕点和茶叶,风风火火地带着林柱子去私塾找先生商量林柱子入学的事。小宝也被带到私塾,之前是因为小宝太小,先生怕顾不到小宝,现在有了林柱子带着,也就有人能带着小宝了,看看先生收不收。

    王家村唯一有一所私塾,是王家村唯一考上秀才功名的王明举——王秀才创办。这所私塾也是周围二十几个村子唯一拥有的私塾,其他村子的孩子要读私塾都要到这里来。

    王秀才的年龄在五十多岁,王里正十多岁时跟着王秀才念过几年书。王秀才在十七八岁之时就已经中了秀才,谁知三十几岁一直没能考上举人,家中为了供他念书一穷二白,没办法王秀才这才放弃继续考功名,选择在王家村开私塾养活自己和家人。因他少年就考取秀才,家中人和他自己一直想要当官,所以也就看不上普通百姓家的女子,一晃到了三十几岁才死心取了一个农家女子,因此他最大的孩子才十三四岁。

    当林婉君拖家带口的来到私塾,王秀才正拿着书教自己的几个孩子。王秀才的媳妇刘氏见到林婉君手上大包小包的提着东西,笑得合不拢嘴的迎接上来接过林婉君手上的东西:“这不是大川媳妇吗?你可是贵客呀!快进屋来,我去倒糖水给你们喝,你们快坐!”

    说着刘氏拿着林婉君带来的礼物朝屋中走去,眼角眉梢全是笑意。

    刘氏这人比王秀才小十几岁,是个见钱眼开的妇人。原本王秀才年纪大了一般人家未出嫁的女儿不愿意嫁给他,寡妇王秀才又看不上。后来是刘氏的父母听说王秀才想娶个未出阁的闺女做媳妇,便找到王秀才家,提出给十两银子就把闺女嫁给他。

    王秀才见到刘氏长得还算眉清目秀,再加上年纪大了,不敢再挑剔了,于是到处借钱娶了刘氏。刘氏年轻时也不同意嫁给王秀才,奈何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只得嫁给王秀才。开始几年王秀才因为借了银钱娶媳妇,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刘氏过着这日子想方设法的省钱,对银钱很是看重,以至于现在哪怕她家的日子好过了,她也养成了见钱眼开的毛病。

    王秀才见到林家人,没有给什么好脸色。王秀才是个典型的老古板,男尊女卑的思想很严重,他看不上林婉君和林沫沫连自己的名字、姓氏都改了,还立了女户,这是大大的违背了伦理道德之事。这次王家村因为林婉君的功劳减免了三年的赋税,王秀才很是不齿朝廷的做法,怎么可以奖赏一个女流之辈呢?

    上次林婉君来找他让小宝上私塾,他故意找借口说:“你家孩子太小,我没有时间和精力给他启蒙,而且他这样小,我怕照顾不周。而且我还有这么多学生要教,你还是带回家去找人启蒙大一些再送来吧。”

    现在他又见到林婉君带着人来了,他眉头一皱不耐烦道:“大川媳妇,你来做啥?”

    林婉君见到王秀才这样,她有些不解,但是也没有发火,好言好语道:“先生,之前你说小宝小,怕没人照顾,现在我把我弟弟带来请你教授他们识些字就可以了。”

    王秀才听到林婉君这样说,突然就发起火来:“识字就可以了!真的是一派胡言!我堂堂一个秀才自然要教出秀才、举人这些国之栋梁,你个无知妇人这样有辱斯文!实在可恨!”

    林婉君一脸莫名其妙,林柱子和小宝则有些被吓到,两人往后缩了缩,胆怯地看着王秀才心想:这先生真可怕!要是我们在这儿念书是不是要被他用戒尺打呀?听说戒尺打人可疼了,也不知道戒尺长啥样?

    其他人不知道王秀才的心思,林沫沫可是看得一清二楚。上次她没有跟着来,自然不知道王秀才所想,而林婉君又是个大大咧咧的性格,根本没注意看人脸色。

    林沫沫偷偷扯了一下林婉君的衣袖让林婉君俯下身听她说,林婉君按照林沫沫的要求俯下身轻轻听到林沫沫在她耳边说道:“这王秀才就是不爽咱们,所以他根本没想过要收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