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既遇到王维,薛白猜想是玉真公主回长安城了,她在洛阳、王屋山等地都有宫观。

    想必启玄真人也是与她一起云游归来。

    离开酒肆,再行到玉真观前,景象果然与平时不同,门前的车马、护卫多了许多。

    薛白依旧到侧门叩门,来知客的是个从未见过的女冠。

    “见过真人,我拜会腾空子。”

    “好你个小郎子,敢到玉真观来勾搭。”

    “真人误会了,我与腾空子是好友。”

    女冠招手让他进来,亲自领他往客院,莞尔笑道:“欺我不懂,哪个不是‘好友’?还当腾空子是个专心修道的,却有你这般好友?”

    一路说话,她语态自然亲切,微有取笑之意,到了客院,飘然而去。

    薛白等了一会,李腾空来了。

    多日未见,她清减了些,显得有些消瘦。

    “你来寻师父为颜小娘子诊病吧?师父并不居于此,才归长安,昨日又去终南山了。留了一个补心室气血的方子可先服用,伱随我来。”

    说罢,李腾空转身,带薛白往练丹房去,有些公事公办的态度。

    “我可否到终南山拜会启玄真人?”

    “你要去吗?”李腾空抬眸间似有些惊喜,须臾淡淡道:“若要去,寻个时日,我带你前往。”

    “如此,多谢了。”

    “听闻你又入狱了一遭?”

    薛白道:“今日来,也是想向你道谢,多谢你为……”

    “没有。”

    李腾空有些慌乱,暗恼皎奴又乱说话。

    她背过身,推开练丹房的门,道:“我不过是因有些家事回去,得知你的事,遂问了两句,一点忙也没能帮上。”

    说话间,她走到药炉前,连忙换了话题。

    “这次的方子可制成药丸,我已快制好了,你等一会吧?”

    “好。”薛白道:“不论是否帮上忙,你替我求人,反遭奚落,我总该谢你。”

    “你还说。”

    李腾空终究是少女心事,近来先是天天被十一娘数落,又羡慕十四娘,回了道观还被人取笑与男子交往……总之就是乱了道心。

    这些全是因为薛白,她不免有些恼他,此时终于是嗔了一句。不是怪罪他,反而显得像是男女间打情骂俏。

    可反应过来之后,觉得不妥的还是她,连忙稳固道心。

    “咳咳,我是修行之人,不因闲言而扰。”

    薛白笑了笑。

    李腾空偷眼一瞥,没忍住,问道:“你听说了吗?我十四姐之事。”

    “听说了,我与杜位有几个共同朋友。”

    “是吗?那你如何看?”

    “人各有志吧。”

    在薛白看来,杜位大好前途必会被李家连累,这么傻的事他肯定不会做。

    李腾空不满地扁了扁嘴,在心里骂了一句。

    “上进鬼。”

    “你说什么?”

    “啊?我没说话啊……”

    ~~

    拿了丹药,走到廊下,恰听到有悠扬的琴音传来。

    仪门那边的桃树下,一个女冠正在抚琴,身姿窈窕。

    “我也得学音律。”薛白低声自语。

    如今这个皇帝好音律,有这技艺傍身,对他的前程会有极大的助力,比如哥奴就擅音律。

    李腾空正要说话,却有个五六岁的稚童从小廊那边跑来,身后跟着四名婢女。

    “师姐,我到练丹房玩,可以吗?”

    “去吧。”

    稚童笑呵呵地爬过门槛,仰着头,努力嗅着药材的气味。

    他长得粉雕玉琢,想必父母双方都是极好的相貌。

    传闻玉真公主虽未嫁人却有个儿子,薛白遂很小声问道:“是玉真公主的儿子?”

    李腾空被附耳问了一句,有些紧张,点了点头。

    此时,抚琴的女冠听到动静,抱琴起身,向这边走来。

    薛白原本以为是玉真公主,此时才发现这女冠是个十五六岁的少女,仪容妍美,艳若桃李。

    “腾空子。”

    “季兰子。”

    李季兰应了,有些好奇两人的关系,不由问道:“这位是?”

    “薛白。”

    “原来是薛郎当面。”

    李季兰眼睛一亮,大大方方行了一礼,道:“我亦爱读薛郎诗词,郎君以‘青玉案’为词牌,可有‘美人赠我锦绣段,何以报之青玉案’之意?”

    说话间,她上前两步,眼角含情盯着薛白,像是对他有意思,但其实她纯粹喜爱诗词罢了,偏是生了一双桃花眼,一颦一笑都让人觉得美艳。

    虽还是个懵懂的单纯少女,却天生红颜祸水的相貌。

    薛白不知她说的诗,应道:“只是随意起名罢了。”

    “真是大家风范,薛郎随意起名便有那般意境。今日有幸得见,郎君能否指点小女子诗词?”

    “咳咳。”李腾空忙道:“他还有事,这便要走了。”

    说话间,有些警惕地拉着薛白往外走。

    李季兰跟了两步,还想与他们说话,偏李腾空脚步匆匆,只好作罢。

    ……

    李腾空送了客,转回炼丹房,玉真公主正抱着儿子玩耍,李季兰站在一旁说话。

    “真是长安风流人物,难怪连圣人也赏识。”

    “怎么?动了凡心?”

    “徒儿只是敬佩他的才华。”

    说话间,李季兰回过身,见李腾空来了,道:“腾空子,我们正谈论你那位好友,‘天上李太白,人间薛公子’。”

    听得这话,李腾空一愣,目光看去,李季兰双颊微泛红,杏眼含情,真似春心萌动了一般。

    她知她长相如此,却还是担心自己的薛白被抢走,一时忘了回答。

    玉真公主目光看去,见这两个徒弟一个如莲花、一个如桃花,相映成趣,不由笑了笑。

    “季兰,你去整理你的诗稿,待空了,我宴请薛白,为你点评。”

    “真的?多谢无上真人。”

    李季兰面露喜意,行礼退下。

    玉真公主放下怀里调皮的稚童,让他自己去玩,招李腾空上前说话。

    “莫与季兰计较,她没有心计,只是看着妖冶。”

    也是近日玉真公主才带着李季兰从王屋山归来,知徒弟们彼此还不熟悉,叹息了一声,说起李季兰的身世。

    “她是工部司主事李华之女,李华官虽不高,而文章名重天下,为人刚正严肃。季兰六岁那年在院中玩耍,赋诗咏蔷薇曰‘经时未架却,心绪乱纵横’,李华认为女儿小小年纪便知‘嫁却’心绪,恐她败坏门风,遂将她送到这道观里来。”

    李腾空听了,叹道:“季兰子是可怜人。”

    “还有你,防着师门姐妹,自己又缩手缩脚,无非让那般小郎子被外人抢去。”

    “弟子没有……”

    “只问你,可真想嫁他?若肯,你便点个头,我替你作主,若再扭扭捏捏,往后也莫怪旁人。”

    李腾空抬头看去,玉真公主已双手按在她肩上,神情洒脱,眼神中带着鼓励之意。

    她却是慌了,不知所措,暗问自己,如今这修的到底是什么道。

    ~~

    薛白离开玉真观,想了想,没去颜宅,而是到了长安县衙找颜真卿。

    “老师,这是启玄真人给的药丸,让三娘先补心府气血。”

    颜真卿接过瓷瓶,沉默了一会,返身翻出一叠旧文稿,递给薛白。

    “老夫年轻时的行卷,你看看。”

    “多谢老师。”

    “岁考准备得如何了?”

    “学生自觉文章书法都有进益。”

    “错觉。”颜真卿毫不留情地评价了一句。

    他抚须沉吟着,道:“明日申哺,国子监课业结束后,随老夫去见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