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这一套匀给我要多少?”吕靖故作漫不经心的问了一句,把自己的需求隐藏的很好。

    “哟,您眼光真好,这可是正经的7501瓷,是75年专门供给咱们伟大领袖用的,所以又叫毛瓷。您别看它年头不老,但工艺水平是没得说的,当时给的政治指令,就是要求超越历代陶瓷。这瓷器能接触的人没几个,都是机关大佬在用,流落民间也不成套,成套的少之又少。小兄弟,您要真想入手,给个半桶水钱。”

    半桶水钱,指的不是买半桶水的钱,而是五千块,一桶水就是一万块。

    要说毛瓷,单从工艺来讲,确实无可挑剔,当时可是聚集了国内40几位顶尖的专家,呕心沥血研制出来的,在技术上也有很大的突破,这在陶瓷制作历史上,绝对是里程碑似的。

    但吕靖这次出门,没带那么多现金在身上。

    吕靖不动声色的拿起一只青花蕉叶海螺笔筒,一看底款:“碧云堂的?”

    “是,虽然是民窑,但也是康熙年间的老物,这碧云堂在当年算是民窑中的翘楚了,水平一点也不比官窑差。”楼学贤在旁边解释说。

    吕靖笑而不语,放下笔筒,又让楼学贤拿到柜台。

    楼学贤以为吕靖这是要了,很是高兴,小半个月了也没成一单,今天总算来了主顾了。

    “小兄弟,这康熙年的老货虽然在工艺上不比毛瓷,但在年头上比毛瓷要长,清三代的瓷器,不论官窑还是民窑,都很有收藏价值。您是第一次来,我这人好交朋友,就当交个朋友,1200块钱我让给您。”楼学贤一边说着一边走进柜台,把笔筒放在柜台上。

    刚才介绍毛瓷的时候,他说毛瓷年头虽然不长,但胜在工艺,介绍青花笔筒的时候,又反过来,说工艺虽然比不上毛瓷,但胜在年头长。

    这虽然但是之间,位置掉个个儿,意思全变,全靠生意人一张嘴。

    “兄弟,我拿东西给您包起来,这包装费就不收您的……”楼学贤在柜台下找包装盒,但话没说完,脸色骤然一变。

    因为吕靖把笔筒倒扣在柜台上了。

    这是老行规了,吕靖此举说明这件青花有问题,楼学贤看着吕靖,似乎正在判断,他是有意为之还是无心之举。

    因为这规矩有年头了,不是行里人根本就不知道,而这规矩也只对真正的行里人有用,像富春那样的草包,估计都不知道什么意思,知道了也不会遵守。

    他们虽然是坐商,但不是所有的坐商都是行里人。

    “小兄弟,您这是几个意思?”楼学贤挤着笑脸问道。

    吕靖淡淡一笑:“先别忙,我再转转。”说着转身又去看其他的古董。

    不得不说楼学贤的本事,也是他的良心,陈列出来的物件,大多都是真品,百件里头也挑不出一件假的,这显然是用了心的。

    还有一点就是,古玩市场刚刚萌芽,造假贩子也不太多,技术有限,粗制滥造的东西,都卖给地摊了,一般开店的坐商筛选货物都比较严格,因为店就开在那里,不像摆摊的可以随时移动。

    虽说按照规矩,交易之后就算买了赝品,也不能反悔,要怪只能怪自己眼力不济被打了眼,但规矩从来是给守规矩的人定的,总有那么一两个是不守规矩的,打上门来是很难看的,而且传出去也不好听。

    人听说你这儿售假,对你信任度就不高了,商号的名誉就会因此而受损。

    除非你就想挣快钱,没打算长久,那就无所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