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吕氏想一下之后,端着茶水,便朝着朱标,还有梅殷二人而去。

    他自然能够看得出来,自己家太子爷,找梅殷这个喂猪的有话说。

    且有意避着人。

    不过在她看来,自己在这个时候过去,也一样没有任何问题。

    因为他知道,自己还是很受太子爷喜爱。

    甚至于她觉得,其实太子爷要更加的宠爱自己。

    自己在太子爷心目当中的地位,其实要超过常氏的。

    只是因为常氏先来到太子爷身边,并且又是开平王的女儿。

    太子爷又是一个念旧情的人。

    所以太子爷才会一直表现的,像是比较看中常氏这个太子妃。

    实际上太子爷心里面,满满的都是自己。

    和自己比起来,常氏那个愚妇差远了!

    都是因此,吕氏才敢在这样的时候,端着茶水朝着太子爷他们而来。

    她相信,太子爷和梅殷这个喂猪的,纵然是有些话说,专门避着人。

    但被避的人里,也肯定不包括自己。

    自己在太子爷那边,面子还是非常大的。

    乃是太子爷的贴心人。

    太子爷和这喂猪的,能有什么多重要的事情说?

    就算是说了,那也绝对不会避着自己。

    所以吕氏就来了。

    其实吕氏,也是一个很懂事的人,在很多事情上,很有分寸。

    一般在朱标表现出了这些之后,她是不会随意这么做的。

    之所以现在,会这么来上一手。

    其实最重要的,还是为了趁着在梅殷面上,通过这事,好好的体现出一把,自己在太子朱标这边的特殊地位。

    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梅殷,他在太子朱标这边,到底有多高的地位。

    有多受朱标的重视!

    太子爷明明都专门要避着人了。

    偏偏自己能够来到这里端茶送水,太子爷还不会驱赶自己。

    只这么来上一次,就能够让梅殷认识到自己的地位。

    那么在今后做起事情来时,就更加的方便。

    能够更让梅殷这家伙,认识到自己地位。

    为自己所用。

    可以说,她对于这些考虑的是真好。

    除此之外,还有另外一个方面的原因则是,她这个时候前来端茶送水,也是能够让梅殷这家伙,体验一下自己服侍,受宠若惊。

    毕竟自己可是堂堂太子侧妃!

    这个时候来到这边,却主动的干起了端茶送水的活,给他也奉上一杯茶。

    这是多大的面子!

    很抬举梅殷了。

    梅殷对此,必然会感激涕零。

    念着自己的好。

    梅殷这辈子,都没有经历过这么尊贵的人,给他端茶喝。

    自然会心存感激,明白自己的好。

    在她如此自信想着的时候,却不知道,梅殷八月十五前去皇宫之中,拜见马皇后。

    给马皇后送中秋节的礼物。

    马皇后这个丈母娘,可是亲自给梅殷布菜,还给梅殷倒了茶喝。

    她这点儿身份,在梅殷这边,可真不够看。

    再说,上次太子正妃常氏前来之时,也一样是在这边做事情。

    该干什么干什么,一点架子都没有。

    梅殷又不是没有吃过大嫂常氏,亲手做的东西。

    只不过味道比较感人罢了。

    再说,梅殷可是和宁国公主这个嫡长公主,在一起生活这么长时间。

    什么没干过?

    真的论起身份尊贵,吕氏是在梅殷这边,还真是排不上号。

    但吕氏显然是没有这么个自觉的。

    面对梅殷之时,甚至于面对很多人之时,心里面都有着一种,与生俱来的高高在上,与无比的优越感。

    也不知道她都在优越个啥……

    ……

    梅殷显得有些发楞。

    显然是没有想到,朱标这个大舅哥,此番前来,问自己的居然是这么一个事儿。

    而且还是刚来没多久,没有多绕什么弯子,就直接就此事问了起来。

    从这里能够看出来,大舅哥对于这件事情的急迫。

    大舅哥过来开门见山地,问自己事情,这点儿梅殷倒不觉得有什么突兀。

    毕竟这是正儿八经的亲戚,且自己和大舅哥相处的也很熟。

    这种关系,若是再客套,那反而是显得过于疏远了。

    反倒是如同大舅哥这样,直接没有太多的客气,出声相问才是最好的。

    但让他为之感到愣神的是,没有想到他过来后所问的问题,居然会是这个。

    这让梅殷多少有些意外。

    然后又不由自主的,想起了在此之前,自己对于岳父朱元璋,就藩王分封制度,所进行的那次死谏。

    那次自己话没说完,老朱就受不先跑了。

    从而导致自己再一次的死谏失败。

    这事儿一直到现在,想想梅殷就觉得心里面很是难受。

    实在是太可惜了!

    明明是看起来,那次的事儿自己成功的可能性非常大。

    结果,却硬是失败了。

    “那个……二妹夫,这事儿是我自己想不明白,才前来问二妹夫的。

    和父皇可没有任何的关系。”

    朱标再把这个问题阐述明白之后,又望着梅殷出声补充道。

    说完之后,还冲着梅殷眨了一下眼睛。

    朱标这个大孝子,又一次把他爹朱元璋,给卖了个干净。

    梅殷听到自己大舅哥所说话的话后,忍不住笑了笑。

    话说,从老朱的这些表现上,能够看出来。

    对于自己的这几次死谏,老朱意见那是真大。

    可偏偏又因为种种原因,尤其是自己还娶了他闺女,成了他正儿八经的女婿。

    又不能真的对自己做些什么。

    还得让太子朱标这个大舅哥,前来问上自己一些事情。

    这事儿,倒也真让人觉得比较好玩。

    谁能想到这堂堂洪武大帝,有朝一日,也能够做出这样的事情来,

    让自己看到这样的一面。

    这事儿,想想就让人觉得有些有趣。

    梅殷对着大舅哥朱标露出来一个了解的神情。

    朱标见此笑了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武英殿内,朱元璋一边处理着事情,一边想着今天自己家的好大儿,去双水村那边见这个混账小子的事情。

    有些担心,梅殷到底有没有一个比较好的办法,能够把问题给解决了。

    一会儿又在想,自己的标儿会不会把自己给卖了。

    此想了一阵儿后,摇了摇头,觉得自己想的有些多。

    有一些过于担心了。

    不可能的!

    自己的标儿自己了解。

    这个好大儿,还是很孝顺的。

    做事情也很靠谱。

    这一次的事儿,自己专门对标儿这个好大儿,进行了一番的交代。

    那么标儿,就绝对不可能会在这些事情上打折扣。

    至少肯定不会把自己给泄露出去。

    知子莫若父,自己标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自己还是很清楚的。

    如此想着,朱元璋就放下心来……

    ……

    双水村这边,梅殷在听了太子朱标的话后,便陷入到了沉思之中。

    在想该怎么和朱标去说这个事的解决办法。

    这个问题,梅殷心里面有一定的想法。

    但一时间却不知道该从哪里和朱标说起。

    他需要思量一下,组织一下语言。

    话说,上一次死谏老朱之时。

    如果老朱能够多坚持一些时间再走,并能坚持住,一直没有砍了自己。

    那自己再把那些死谏的话说完之后,到了后面,也是要提及事情的解决办法的。

    只可惜,老朱跑的有些太快了。

    要不然,对于这件事情的解决办法,老朱在此之前便已经知道,

    不至于纠结到现在……

    朱标在问了梅殷这个问题之后,就满心紧张的等待着。

    在看到梅殷也陷入到了沉思之后,心不由的提了起来。

    话说,他是真怕自己家二妹夫,也想不出来一个比较好的办法,来对这个事情进行解决。

    倘若真如此的话,那藩王分封制度,就真的难以解决了。

    到了今后,自己父皇必然会做出一个,十分艰难的选择。

    而依照朱标对自己父皇的了解,父皇对于这件事,肯定会是国家至上。

    虽然父皇很注重亲情,注重儿孙。

    但和整个大明江山比起来,为了大明今后,不会因为藩王之事,而发生巨大的内乱。

    肯定会对此加以解决。

    选择对藩王们,进行诸多的限制。

    这种事儿,朱标不愿意见到。

    也同样知道,在今后、哪怕是自己父皇,选择做出这种事情来,那也一样是心里面不痛快。

    见到梅殷听了这样的问题后,陷入沉思,也觉得在情理之中。

    毕竟朱标很清楚,这件事儿到底有多难以解决。

    二妹夫听过之后,陷入到里沉思才正常。

    若是直接就将答案说了出来,那才让人觉得意外。

    如此满是纠结的等了一阵之后,见到梅殷还在沉思之中。

    朱标开口道:“二妹夫,那个……这事儿你尽力而为就行。

    能想出来的话就想,想不出来。那也无妨。”

    朱标在说出这句话时,心里面那是特别的难受。

    他是真想要让自己二妹夫,说出一个比较好的解决办法来。

    但却知道,这事儿过于强人所难。

    所以还是给二妹夫,说上了这么一句,用来宽心

    不让自己家二妹夫有太大的压力。

    梅殷在听到朱标这句话后,从沉思当中反应过来。

    望着朱标道:“大哥,这事,我心里面倒是有一定的想法,能够想到一个相对而言,两全其美的办法。

    但我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和大哥你说。

    此时在想在组织语言,尽可能的把这事情给大哥你说清楚。”

    什么?!

    听到梅殷的话后,太子朱标为之愣了一下。

    显然是被梅殷所说的话,给听的惊到了。

    这当真是一个,他在此之前,完全没有想到的结果。

    是真没想到,自己家二妹夫竟会说出这样的话来!

    愣神之后,继而满心的欣喜,都随之升了起来。

    朱标的心情,那叫一个激动。

    自己听到了什么?

    这二妹夫陷入到了沉思里,并不是说想不出来好的解决办法,而是说已经想出来了,却还没有想到该怎么比较好的,将其给表述出来?

    这……这个结果,实在是他令人感到意外!

    也让人觉得特别的惊喜!

    原本在他看来,这是一个特别棘手的事。

    就算是二妹夫,想要想到好的办法,将之解决也很不容易。

    甚至于朱标已经做好了,也束手无策的准备。

    可哪能想到,短短时间内,二妹夫竟是给了自己这样的惊喜!

    当真是让人无比的意外。

    当下忙道:“二妹夫,你只管慢慢想。

    不着急,不着急!”

    他连声说道,然后就闭口不言,不打扰梅殷。

    生怕自己这个时候,再一开口多说话,打乱了梅殷的思路。

    从而令的梅殷忘记了,他所想出来的办法。

    虽然也知道,这种事情可能性不是太大。

    但朱标却不敢赌。

    在这件事情上,他是不愿、也不敢冒一丁点的风险。

    如此说罢之后,就屏住呼吸,静静的等待着梅殷的沉思。

    一点声音不不敢发出。

    生怕一不留神,就令的事情出现了反复。

    可以说,太子朱标这样一个见多识广的人,很少有今天的这种反应。

    可见这件事情,是真的牵动着他的心神。

    而他也相信,自己家二妹夫一向靠谱。

    他既然在这个时候,说出了这样的话。

    那么所想出来的办法,应该是比较不错的。

    在朱标这种满心纠结又迫切的等待之中,梅殷依旧是在思索着,组织语言。

    如此过了一阵儿之后,梅殷抬起头来,望向了朱标……

    见到梅殷抬头朝着自己看过来,太子朱标,一下子就打起了精神。

    不由自主的就坐直了,身子前倾,靠近梅殷双。

    双目一瞬不瞬地望着梅殷,做出洗耳恭听状的样子。

    “大哥,藩王分封制度不能取消。

    取消的话,对其余的王爷来说,其实挺不公平的。

    都是父皇的皇子皇孙,不能够继承大统,对于对于他们而言,其实就算是比较难受的了。

    如果是再把他们的藩王之位,也给取消。

    或者是把他们手里面的权柄,一压再压。

    就更加的不公平了。”

    听到梅殷如此说,太子朱标跟着用力的点了点头。

    对于梅殷所说的这话,他是打心眼里面认同。

    他也是这么觉得。

    “可分封藩王,确实是容易有诸多的麻烦。

    不出三代,必定会发生极大的内乱。

    藩王制度,将会给大明带来诸多的灾难。

    这事儿在此之前,已经说过,倒不必赘述。

    想要从这里,找到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既能够保证藩王们的权利,不把藩王分封制度给废除。

    同时又能够防止藩王们在今后作乱,威胁大明内部的统治,确实挺难。

    但我这里,倒是有一个不太成熟的想法。

    这就说给大哥听一听,看看如何。”

    说罢之后,没有卖什么关子,接着开口道。

    “父皇所制定的藩王分封制度,是把藩王们,分封在我大明国内。

    这样以来,确实容易引起,诸多这样那样的麻烦。

    但……若是把藩王们,给分封在我大明之外呢?”

    梅殷说出来了,他所想的办法。

    对于这事儿,他在此之前就有所考虑。

    现在,之所以思索这么久才说出来,就是在想着要通过什么样的办法,才能比较好的把这个事儿说出来。

    并且还能够让朱标,以及其背后的朱元璋,认同自己的这个说法。

    并在今后付诸行动。

    真的把藩王封到海外去。

    随着在这个时代生活的时间越来越长,再想想后世的种种事,尤其是近代的屈辱史。

    梅殷在此之前,便已经是升起了,在这个时代推上一把的心思。

    在自己离开大明之前,也要做上一些事情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