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黄德彪看见了陆云羿手指的方向,看到那里正有着三个袋子。

    黄德彪过去将三个袋子打开,露出了里面的水稻、玉米和大豆种子。

    这三种子,黄德彪只认识水稻的种子,对玉米和大豆他并不知晓。

    黄德彪分别将水稻、玉米和大豆种子各抓了一把放在桌子上。

    在认真的看过了之后,指着玉米和大豆种子,看向了陆云羿。

    “东家,这是稻谷,那这两种种子的作物是什么?”

    在大唐时期,是有大豆的存在。

    不过这时候的大豆,和一千多年前经过人工培育的大豆,那基本可以说是两个品相。

    至于玉米,要到明朝的时候,才流传到我中华大地。

    “这个是玉米,这个叫大豆。”陆云羿指了指玉米和大豆说道。

    并稍微介绍了一下,玉米可以用来做粮食。

    至于大豆,现在大唐基本上是用来做一些简单的豆制品,比如豆腐之类的,还有便是豆油。

    至于酱油之类的,要到宋朝才出现。

    不过现在陆云羿来了,酱油将会提前三百多年出现。

    “东家,这两种物种的产量和红薯土豆比起来如何?”

    黄德彪在稍微了解了玉米和土豆后,就对他们产量来了兴趣。

    去年的时候,在王德彪等人挖土豆和红薯时,知道了产量后,激动得都晕了过去。

    全村的人花了好几天,才从那个兴奋劲中恢复过来。

    如果不是陆云羿要让他们保守这个秘密,想必现在红薯和土豆的消息已经传遍了整个大唐。

    “玉米和大豆的产量虽然达不到土豆和红薯,不过产量也是相当的高。”

    土豆在现代如果精心照料好的话,一亩地可以产出八千斤以上。

    陆云羿去年让黄德彪他们实验的时候,那收获可是非常多,按照每亩的产量,可以达到六千多斤。

    红薯每亩的产量比土豆略微低了一点,去年收成的时候,陆云羿计算了一下将近五千斤。

    唐朝的粮食基本上是小麦、水稻和粟米。

    一名中等旱田种植粟或者麦,亩产也就一百多斤,上等旱田可以到达两百多斤。

    在南方的水稻,高产田稍高的话可以到达三四百斤。

    红薯和土豆论产量,那是这些作物的祖宗。

    “不过,这水稻的产量不知道在大唐会变成什么样。”

    “如果是正常的话,每亩水稻可以到达九石。”

    陆云羿购买的这水稻可是高产品种,每亩可以到产出一千斤。

    按照大唐每石五十三公斤,那水稻亩产量可以到达九石。

    但是,话虽然是这样说。

    这水稻可是根据现在的水质、天气、土壤所培育出来的新品种。

    不知道在一千多年前,是否还能有这么高的产量,那就不得而知了。

    黄德彪听到水稻的产量有九石时,嘴角抽了抽,手稍微抖了一下。

    除了这些就没有其他的表情。

    这要是放在以前,他绝对会被震惊的趴在地上。

    在经过了土豆和红薯的洗礼后,黄德彪已经算是见过世面了。

    九石的作物,在红薯四十几石和土豆六十几石面前那算是孙子了。

    根本没有必要那么大惊小怪。